晴報專欄:心晴百態 11/07/2024
作者: 楊健恩 •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
38歲的陳小姐,4年前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;確診後,這幾年來她陸續告知親友她的診斷,通常的反應是:「我本來就知道你有!」然後告訴她有什麼與別不同的地方:從小坐不定、衝動常打斷對話、東西七零八落、常遺失個人物品等等。「我從不察覺有什麼問題,聽他們的描述,好像我是野生的猴子一般。」陳小姐有點無奈的道。
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發生率是5%,即100個小孩入面有5個患不同程度的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,尤以男孩居多----每兩個男孩確診才有一個女孩確診,而女孩較多單患專注力不足而沒有過度活躍的徵狀。童年時沒有得到診斷的陳小姐,慶幸獲得家人的支持,雖然沒有學校的調適協助,但仍勉強維持學業,得到不錯的事業發展;但生活終究屢感吃力:「我真的很怕衣櫃要換季,通常我的家會陷在衫海好一段日子才恢復正常。」
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乃發展障礙,即不同年紀及成長階段會顯現不同的徵狀,譬如小時候坐不定的,長大後可能久坐的能力提升,但因為組織能力缺損而生活雜亂無章而衍生種種壓力,因此更易患情緒問題。
近年外國學者提倡神經多元理論(Neurodiversity Approach),鼓勵大眾看到發展障礙背後的長處:充滿活力及運動細胞、具急材、能高度專注在感興趣的事情上、熱愛社交生活、擅於表達想法、超越傳統的思維等等。我告訴陳小姐以上觀點,她報我一個微笑:「聽落我好似唔係真係咁唔正常。」
不必標籤自己,如實的看到自己的強弱項,你可能會發現,人生從來都可以由自己定義。
Photo credit: ESOFT Lifelong Learning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