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Beatrice Ng-Kessler 吳祟欣

<<邊緣人格障礙>> 21/12/2021


原文來源: 信報 -- 心之旅程




W是美國人, 由家人帶來面見, 他看來冷靜而內歛, 甚至有點冷酷, 有問必答, 卻也點到即止。如果他不說, 大概沒有人看得出來, 他一個月前才企圖自殺。


他在大學唸心理學, 會頗準確地提供資料, 例如從甚麼時候開始覺得情緒持續低落、不想起床、完全沒動力上班、慢慢地變成隔離自己, 而且滿腦子想著死亡。他三十出頭而獨居, 卻很少很少朋友, 也從沒有親密關係; 「孤單是你很熟悉的感覺嗎?」他點頭。


他服用抗抑鬱藥一個多月, 感覺稍微好了一點, 從美國回港與在港長居的姐姐同住後, 也開始了運動。可是, 要了解他很不容易, 因為他幾乎沒有形容心情的詞語。有時候, 即使我提供選擇題來問他, 他也會猶豫不決, 不知如何回應。




但除了心情以外的事情, 他都可以超冷靜而詳細地描述, 也展現出超強的自我覺察,包括他如何透過網上遊戲認識了幾位境外的朋友, 大家如何邊打機邊談天, 當他把自己自殺大計告訴這些「網友」, 他們撥了長途電話去報警, 就這樣救回那個服藥過量而昏迷在家的W。可是接著W不但沒答謝他們, 反而神經質地經常質疑他們; 懷疑他們其實不想再和他一起同組打機, 他會突然推說自己不想打機, 卻仍留在電腦前面看他們打, 心裡升起非常孤單的感覺而流淚, 然後又刻意搬弄是非, 虛報自殺讓他們再報警等, 直至朋友們開始退避三舍,他就逐個跟他們大吵起來, 最終有兩個絕交了。


他能夠明明白白地告訴我上面的故事, 猶如一個旁述員一樣。但是, 他需要引導才能說出他為甚麼這樣做。


「我心裡就想, 早就知道你們靠不住, 會遺棄我。」W先生平淡而清晰地說。


「你意思是說, 你既明白自己的行為把他們嚇跑了; 可是心裡卻覺得自我證明了, 我早已知道, 到最後都是會被遺棄的? 」


他點頭。


W當然患有抑鬱, 但同時, 他有邊緣人格障礙(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)。他對自己的自我形象很極端,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自信, 頗擅長跟同事相處, 工作順利, 雖只是在藥房配藥, 生活卻自得其樂。可是有時候, 他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沒用的人, 沒一技之長, 又沒女朋友。他幾乎把所有人都隔得遠遠的, 表現冷漠; 乍聽頗平靜, 一點不像抑鬱。但如果深入探索, 他的心裡孤單得不得了。



他不知道的是, 他那物質豐富的童年中, 他被嚴重地情感忽視。他生於富裕家庭, 但父親因另有家庭而經常不在, 他是第四個、也是最小的兒子。他說他從小要甚麼有甚麼, 讀貴族學校, 去最豪華的Summer Camp。「爸爸和我說過的話要是打出來大概不會超過兩頁紙。」 媽媽總是說讀書盡了力就好。他覺得自己的童年超無憂的。


聽起來很夢寐以求吧? 可是一個沒被要求又沒指引的童年是令人迷惘的。他從小以為自己比人笨, 因為讀書好像怎樣都讀不好, 直至在高中時遇上一個師兄, 教了他用 MindMap總結所學, 他忽然彷然大悟:「原來我不是笨, 是沒有好方法!」, W成績突飛猛進入大學,媽媽大吃一驚:「真沒想過你會讀大學!」


沒被期待的孩子都以為自己本身就沒甚麼價值, 才沒甚麼值得別人對自己有所期待。



沒人注視他的感受、回饋他, 讓他難以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, 慢慢連和人深入交流的意願都沒有, 因為那是他從未有過的經驗-------直至他自殺獲救了。他從沒有親密關係, 性關係都跟情感親密無關; 過去遇上問題從不求助, 他高中時是個很不受歡迎而富攻擊性的男生, 後來因為傷害了一個女生被趕了出校; 到了新學校就被欺凌, 練就了把自己包裹得更密實。記憶中媽媽總是忙她自己的事情, 也許生了四個孩子後對照顧孩子的耐心都花光了; 爸爸又不在, 姐姐們都比他大十年以上, 正忙自己的生活, 他在學校的種種被欺凌的遭遇, 都是過了至少一年他才告訴母親。





幾節之後, W才告訴我, 其實他獲救後覺得很溫暖, 畢竟打電話的朋友根本不在美國本土, 而他也愛上了其中一個女生; 但他不知道為甚麼, 就是覺得很難回到這班一同打機的朋友當中。我們做了一些影像回溯, 他閉著眼把心底的羞愧感說出來了。他為自己自殺為恥, 心底覺得朋友們嫌棄他, 心裡焦慮不安, 就說很多話來試探他們, 怪責他們, 刻意激怒他們, 無非想證明:「他們會不會離棄我?」





W欠缺父愛, 而母親對他溺愛遷就有餘, 界限設定不足。我們一起回顧他那心靈貧乏的童年, 他終於感受到自己所受的苦, 他極少感受到跟人連繫, 更遑論覺得他人可靠, 所以他沒動機跟人分享自己。當他在與我的治療關係中被穩穩地接住, 包括他的種種試探和言語攻擊, 也學習尊重我的界限, 他才終於比較能夠看見自己, 並看見人生更多的可能性。




(註:故事中的人物、背景不代表真實個案。) 延伸視頻: 故事主角的「情感忽視」基模: 【Schema Therapy 基模治療】Emotional Deprivation Schema 情感忽視 撰文: 吳崇欣_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、香港首位獲國際基模治療協會(ISST)認證的資深基模治療師(Advance Certified Schema Therapist),並獲加拿大註冊資深靜觀導師資格。現致力推廣靜觀並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服務。www.mindfully.hk


311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