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報專欄 : 心之旅程 25-06-2024
作者: 吳崇欣 •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• 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
我聽見過很多「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」說法。
「為甚麼其他人不會這樣自信心低落?」
「那個年代的父母不都是忙生活,沒法兼顧子女的情緒需求嗎?」
有時因為「禮」與「孝」,我們連指出事實都不敢。那個年代的父母大部份都不能兼顧子女的情緒需求也許是事實,但那等於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嗎?
而當差不多的成長處境,長出有自信的人,這就代表了我們可以怪責長得沒自信的人嗎?
我們能不能先讓人有足夠的安全空間,去疏理、表達自己的感受,勇敢和客觀地看清楚事實,然後再考慮事情的陳述方式?
我們的文化中,成長期因為流露負面情緒、表達需求而被父母攻擊,是很常見的。不是說我們的父母真糟糕,而是每一代的父母大概都有他們的限制。一代傳一代的創傷,無可避免。
⠀
舉例說:
哭泣的時候被大人責罵; 「你的抗壓力真低!」
受傷或遭遇挫折的時候不被安慰、反被責怪;⠀「誰叫你不小心?」
引發內啓式(Guilt-inducing)言語,更是家常便飯。當孩子在做孩子,未學會體恤和忍耐,而表達自己的需求時,家長會說:「你也太自私了!」
每當情緒需求出現,卻遭受父母拒絕、批評、責備,我們可能會學會這些需求是不對的、不應存在的,或提出來是自私的。當被理解和接納的需求長期不足,我們感受到的自我價值感自然會低落。「我是不重要的。」如果我們在與父母的關係中經常遭逢攻擊,我們在親密感、安全感、信任他人等方面,很自然也會比較低落。
當人長期受到家裡所信任、自己所愛的人言語攻擊,會產生很大焦慮感。我們很可能會內化這些攻擊的語言,變成自我攻擊、自我規訓的方式,以避免自己再被攻擊。那是一種心理保護機制。有些人甚至會內化到一個地步,自我攻擊都成為了他對自己的看法的一部份。例如:「我是垃圾。」
心理治療的其中一部份,就是戒掉這個自我攻擊,並學習用温柔的方法和自己說話,做自己的朋友、教練、甚至父母。
我們的文化中,愛的表現經常是「行動」(Act of Service)。財政資助、煮東西、幫忙做事,這才是最常見的愛的呈現。很多時我們要先治好了內裡的自我攻擊,才能接收這份禮物。
*故事人物背景都經過改造, 並不代表任何真實個案的故事。
吳崇欣
香港及英國註冊臨床心理學家,也是香港第一個獲國際基模治療協會(ISST)認證的資深基模治療師及督導(Advance Certified Schema Therapist and Supervisor),並獲加拿大註冊資深靜觀導師資格。創辦公司Mindfully,推廣靜觀並提供專業心理治療服務。www.mindfully.hk
Photo credit: HKEJ
Comentarios